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中国封建地主阶级形成若干问题探讨

2015-05-15分类号:D691.71

【作者】李根蟠  
【部门】中国社科院经济所  
【摘要】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循着"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条路线进行:前者由民间土地私有化和农民的分化所导致,是经济的原发进程,它所产生的第一批庶民地主战国以前即已出现;后者与政府的政策和制度设置有关,是继发性进程,战国的名田制和授田制所催生的既有身份性地主,也有庶民地主。庶民地主是地主阶级中基础性的成份。身份性的地主初期主要是军功地主,后来主要是官僚贵族地主。官僚的食俸和贵族的食封均源于国税的分割,而不是土地所有权的分割,他们一般都要按庶民地主的方式置办私田,实行租佃或雇工剥削等,从而成为完全意义的地主。这也是在战国沦亡后一批六国封君贵族能够较快豪民化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庶民地主  身份性地主  原发进程  继发进程  封建社会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经济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