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非正规经济的正规化:广州城市摊贩空间治理模式与效应

2015-03-26分类号:D630;F299.2

【作者】黄耿志  薛德升  
【部门】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摘要】流动摊贩的治理一直是我国城市管理的难题。通过对流动摊贩、疏导区摊贩和城市管理者的调查,研究了广州摊贩空间疏导的模式与效应。疏导区是一种通过发挥基层政府和社会的作用,把闲置空间资源转化为摊贩经营场所的治理模式。调查显示,83%的流动摊贩对疏导区持否定和怀疑态度。究其原因,疏导区存在正负效应,前者表现在为摊贩提供了稳定的经营场所、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扩大经营规模的机会,后者表现在租金商业化、空间固定化、区位限制和进入权不平等等剥夺了摊贩低成本、流动性等优势和降低了摊贩对政策的信任。寻求适度正规化,使摊贩进入疏导区后的收益大于损失,应是改善摊贩疏导政策的核心。
【关键词】非正规经济  流动摊贩  正规化  治理  广州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401169);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41320104001); 重点项目(41130747)联合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城市发展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