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互联网与环境领域的集体行动:比较案例分析

2015-03-15分类号:C912.6;G206

【作者】任丙强  孙龙  
【部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摘要】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工具的广泛使用既是当前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重要特征,也是其得以发生的关键性因素。即使面临着组织、社会以及行动合法性等各种因素限制,公众仍能够通过使用互联网工具而动员环境集体行动。文章认为,互联网有利于集体行动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一种动员工具,降低了动员成本,将单个个人联系起来成为利益群体;二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讨论空间,使公众通过网络了解环保知识,形成对于环境问题的自我认知;三是能够增加社会资本,增强使用者之间的信任并延伸而形成新的社会联系,建立非正式组织。当然,互联网在环境抗争中的作用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关键词】集体行动  环境抗争  互联网  社会资本
【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北京市环境群体性事件原因;特征及其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3KDB010);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冲突及其解决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BZZ048)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