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江彩鲤肌间小骨的骨化模式
2014-01-15分类号:S917.4
【部门】浙江省丽水学院生态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分别利用形态解剖和整体骨骼染色的方法,对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成鱼肌间小骨的形态、分布,以及仔、稚鱼肌间小骨的形态发生和出现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瓯江彩鲤肌间小骨有I形、卜形、Y形、一端多叉形、两端两叉形、两端多叉形和树枝形7种类型,肌间小骨越靠前端形态越复杂。肌间小骨出现前,其他骨骼均已骨化完成,肌间小骨在32 dpf(day past fertilization)首先出现在尾部,然后往前依次出现,到53 dpf全部出现。各种复杂形态的肌间小骨均是从I形发展而来。经比较,鲤科不同亚科鱼类肌间小骨在骨化时机和骨化形态方面具有相似的形态发生规律,为今后研究肌...
【关键词】瓯江彩鲤 肌间小骨 骨化 形态 发育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3110477);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13R429027)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