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罗非鱼整胚原位杂交技术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2014-11-15分类号:S917.4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摘要】为了研究尼罗罗非鱼胚胎发育和器官形成过程中基因功能和基因表达图式,本研究建立了尼罗罗非鱼的整胚原位杂交流程。尼罗罗非鱼的胚胎具有卵黄大、不透明、色素出现早等特点,因此现有鱼类整胚原位杂交方法不能完全适用于尼罗罗非鱼的胚胎,故本研究做了相应的调整和优化:通过提高H2O2的浓度和添加KOH,改良了尼罗罗非鱼胚胎的色素去除方法;使用冷丙酮代替蛋白酶K在提高胚胎通透性的同时保持胚胎完整;减少了探针回收和抗体回收后的洗涤次数,完善了结果的图像采集和胚胎保存方案。使用尼罗罗非鱼的重组激活基因Rag1作为探针基因,整胚原位杂交结果显示Rag1基因表达的位置与已报道的斑马鱼和日本青鳉的Rag1基因在胚胎中的表...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 整胚原位杂交 胚胎发育 重组激活基因(Rag1)
【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4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2688);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A020602017)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