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多样性促进种支配局域空间多样性结构
2014-11-15分类号:S718.55
【部门】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中心 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 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
【摘要】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一直是生态学关注的核心议题,检验了温带森林群落多样性格局组建过程中生态位理论所强调的确定性过程与中性理论所关注的随机过程的相对重要性,并且量化了二者所起作用的空间尺度。在520 m×420 m中龄林动态监测样地树种空间定位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单物种-面积关系模型量化了特定树种对局域范围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同时利用同质性泊松过程和异质性泊松过程来检验目标物种偏离中性状态的显著性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除红松、长白落叶松和青杨外,绝大多数树种在小尺度上表现为多样性促进种。植物多样性促进种和中性种共同支配了林分空间多样性格局,但二者所起作用的相对大小与空间尺度密切相关。多样性促进种...
【关键词】mISAR模型 局域多样性 多样性促进种
【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400204);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01B03); 北京市共建项目专项“天然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与杨树抗逆机理研究2012”
【所属期刊栏目】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