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社会压力的非正式性环境规制是否约束了中国的工业污染?
2014-05-12分类号:X322
【部门】南京财经大学江苏产业发展研究院
【摘要】普通民众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新闻媒体对环境破坏的披露不断升级,无形中给政府和排污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并演变成一种"非正式性"环境规制。在环境服务的"需求—供给"理论框架中,考虑到行业的异质性特征,分析非正式性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污染的影响机制和总体效应。研究发现,虽然相比于正式性环境规制,非正式性环境规制的影响要小很多,但也直接促进了中国工业污染的治理。因此,有必要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完善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机制,从而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协力保护环境的管理体制。
【关键词】非正式性环境规制 工业污染 环境服务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低碳经济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战略的调整研究”(10BJL03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碳生产率的估算;预测与任务分解”(12CJY008)
【所属期刊栏目】财贸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