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2014-01-15分类号:S714.7
【部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秭归县林业局
【摘要】三峡库区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已成为水土流失治理研究的关注重点之一,退耕还林工程的水土保持效益对于库区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库区典型退耕还林模式的水土流失的监测,分析其不同降雨条件下水土流失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标明:(1)退耕还林后库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退耕还林后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地表径流量下降了70%~95%,泥沙流失量则比农田降低了97%以上,其中乔木林和竹林对水土保持的效果最为理想;(2)退耕还林后各土地利用类型年地表径流量与降雨量呈较好的指数关系,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除农田和板栗林外,各土地利用类型年地表径流...
【关键词】三峡库区 兰陵溪小流域 降雨 水土流失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38B04); 长江三峡库区(秭归)森林生态定位站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