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草栽培方式对坡地果园氮磷流失的控制效果
2014-05-18分类号:S66
【部门】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漳州市水土保持办公室
【摘要】采用径流小区法,研究自然生草和低、中、高不同施肥水平下人工生草的栽培方式对果园土壤流失量、径流量及氮磷面源污染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1)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处理均可极显著降低果园径流总氮、可溶性总氮、氨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及流失量,且自然生草与人工生草处理间的差异显著,而不同施肥水平下人工生草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2)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处理均可极显著降低果园径流总磷和可溶性磷的含量,不同施肥水平下人工生草处理均可极显著降低径流总磷和可溶性磷的流失量,且低、中、高肥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3)人工生草和自然生草处理的土壤流失量分别只有清耕处理(对照)的2.44%-2.96%和13.26%,均可极显著...
【关键词】人工生草 自然生草 面源污染 径流
【基金】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09R10010-2)
【所属期刊栏目】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