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荞麦重组自交系(RIL)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2014-04-28分类号:S517
【部门】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所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为给荞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将普通荞麦重组自交系栽培于植物生长室内设计随机试验,研究其总分枝数、株高、单株产量、种子结实率、种子千粒重、花直径、种子长度和种子宽度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并将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8个农艺性状中,单株产量具有最大的变异度,达到了87.1%;株高与分枝数和单株产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单株产量与结实率、千粒重和种子长度、种子长度与种子宽度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结实率、种子长度、种子宽度、千粒重和总分枝数是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且结实率对单株产量的直接贡献效应最大。
【关键词】荞麦 重组自交系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荞麦落粒性的遗传规律及其基因序列研究”(31060207),“荞麦属植物种子蛋白亚基基因序列及其在染色体上分布研究”(31171609);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荞麦育种岗位科学家专项资金”(CARS-08-A4); 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高产优质甜荞品种选育及其栽培技术研究”[黔科合NY字(2010)3094]; 贵州省科技创新团队“贵州省荞麦产业技术科技创新团队”[黔科合人才团队(2011)4007]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