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旱塬小麦玉米轮作区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2014-03-01分类号:S512.1;S513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摘要】【目的】陕西渭北旱塬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易旱气候区,干旱对旱地农作物生产威胁严重,降水短缺及其季节分布不均制约着旱地冬小麦和春玉米生长发育,是导致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因素。论文旨在探索渭北旱塬冬小麦—春玉米轮作区在不同轮耕措施下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和作物增产增收效应。【方法】于2007—2013年在陕西合阳实施了免耕/深松、深松/翻耕、翻耕/免耕、连续翻耕等不同耕作处理田间定位试验,测定休闲期和作物生育期土壤水分及作物收获期土壤理化性状,分析各耕作处理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1)3种耕作处理均能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田间持水量和土壤有机质,且以免耕/深松轮耕处理效果最...
【关键词】渭北旱塬 不同耕作方式 冬小麦 春玉米 土壤水分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3104); 国家“863”计划项目(2013AA10290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137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29B03)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