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北坡典型区域暴雨洪涝风险评价研究——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
2014-04-15分类号:P333.2
【部门】皖西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皖西学院信息工程系
【摘要】从暴雨洪涝的形成机制入手,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等4个因子的综合作用,针对安徽省六安市实际,构建了暴雨洪涝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rcGIS 10.0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以30m×30m栅格为评价基本单元,在4个因子空间分布图的基础上,依据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权重,进行因子叠加分析,得到了暴雨洪涝风险综合评价结果和等级图。结果表明,六安市暴雨洪涝风险明显分为西南、东北两部分,西南大别山地区整体风险水平低于东北部。从县域来看,六安市城区、寿县整体风险水平最高。从自然区域来说,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线、湖泊周边和圩畈区。初步验证表明,风险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关键词】暴雨洪涝 风险评价 六安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1057);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重点项目(KJ2011A274,KJ2012A276); 自然灾害过程与防控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ZH201306); 安徽省人文地理学重点学科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