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气候与社会经济因素对生产潜力影响的研究
2014-12-06分类号:P208;F127;F224
【部门】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摘要】本文以黑龙江省中部地区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将作物生产力逐渐衰减模型与Arc GIS空间分析中的GRID建模相结合估算20世纪80年代初与21世纪初的粮食生产潜力;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级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最后,探讨了气候及社会经济因素对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生产潜力的影响以正效应为主,降水量则呈现负效应影响;社会经济因素对粮食生产潜力的影响逐渐增大,其中机械化水平、灌溉面积及农药用量影响较大;粮食生产潜力与单产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社会经济因素将是提高粮食产量愈来愈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粮食生产潜力 气候 社会经济 机制法 GIS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农户行为的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能力空间分异”(编号:41101537);“农民分化视角下农民养老保障与农地流转:互动机理;影响效应与政策创新”(编号:71203157)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