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蛋白AMP对杂交竹梢枯病防治效果及其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2014-11-15分类号:S763.15
【部门】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森林保护省级重点实验室
【摘要】从绛红褐链霉菌YSSPG3发酵物中纯化获得抗菌蛋白AMP,采用其稀释液喷雾或浸根诱导处理撑绿杂交竹苗,调查病情指数并测定杂交竹体内抗性相关酶活性的时序变化。结果表明:用抗菌蛋白AMP(母液浓度为360.56μg·mL-1)的10,20,50倍稀释液叶片喷雾或浸根处理后,撑绿杂交竹病情指数都显著低于发病对照。经不同浓度抗菌蛋白诱导,植株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抗性酶对杂交竹梢枯病菌有不同的响应。诱导并挑战接种处理的叶片内各抗性酶活性比只诱导不接种的处理上升幅度大。只诱导不接种及诱导后挑战接种,叶片内各...
【关键词】绛红褐链霉菌YSSPG3 杂交竹梢枯病 抗菌蛋白 抗性相关酶活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2005DKA21207-13); 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