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FLP分子标记的不同类型野生桂花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2014-04-20分类号:S685.13
【部门】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摘要】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研究野生桂花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为新品种的选育以及野生桂花资源的保护提供重要的依据。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对江西全南(衰退型)和福建长汀(稳定型)这2个桂花自然种群96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估。7对引物组合共检测到330个清晰位点,其中多态位点276个,占83.64%。在物种水平,桂花的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0.428 3,Nei’s基因多样性(He)为0.285 6,表明桂花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种群水平,福建长汀种群的多态性指数均高于江西全南种群,表明包含不同世代、具有较好自然更新能力...
【关键词】植物学 桂花 野生种群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101571);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3100332); 浙江省农业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2012C12909-9); 浙江农林大学青年创新团队项目(2010RC01)
【所属期刊栏目】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