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期对早季香稻香气形成、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2014-06-28分类号:S511.31
【部门】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业部华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
【摘要】为了探明不同播种期对香稻香气形成、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规律,确定华南双季稻区早季香稻的适宜播种期。在大田条件下以桂香占和农香18为材料,研究了播种期对香稻香气2-乙酰-1-吡咯啉(2-AP)、米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月10日播种的香稻的2-AP含量最高,桂香占和农香18的2-AP含量分别达到了24.35,11.67 ng/g。2-AP含量与光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2-AP含量较高的播种期其游离脯氨酸含量、籽粒脯氨酸脱氢酶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适当推迟播种提高了香稻精米率,而降低蒸煮食味品质。3月5日播种的香稻产量最高,桂香占和农香18的产量分别达到了6.57,6.77 t/hm2。延迟播种不同程...
【关键词】香稻 播种期 2-乙酰-1-吡咯啉 产量 品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1646);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1064201000017); 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2011AO20202001); 广东省农业标准化项目(4100F10003)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