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红壤区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状况研究
2014-06-28分类号:S156.41
【部门】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为了解西南红壤区保护地土壤的理化性质,以昆明晋宁县的蔬菜大棚种植区为例,研究种植年限分别为1年、3年、5年、7年保护地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得出大棚土壤的酸度总体上高于露天蔬菜地,保护地栽培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在同一种植年限上,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同一土层上,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含量逐渐增加。土壤硝态氮的含量与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分别具有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即土壤硝态氮的含量随土壤pH值的增大而减小,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关键词】保护地土壤 硝态氮 pH值 有机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区域集水系统控制云南山区农业面源污染”(30660037); 西南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学科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