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中学的兴衰及其历史作用和启示
2014-08-15分类号:G639.29
【部门】天津师范大学
【摘要】1958年,我国农村出现了一种以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懂农业科学技术的农民以及初级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为目的的"半耕半读"式学校——农业中学。农业中学产生的背景主要表现在:农村普通中学数量不足、农村中小学培养目标脱离农村生产实际。农业中学的发展经过了迅猛崛起、调整压缩、渐入佳境、消亡转型等阶段,并表现出农民自办自管自养、教学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和教师来源"就地取材"等办学特色。虽然农业中学存续时间仅有短短8年,但却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新型农民和初级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为探索农村新的办学形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农业中学 产生背景 发展过程 办学特色
【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当代农村教育史研究(TJJX10-1-769)
【所属期刊栏目】高等农业教育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