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如何成为研究参与者:“马赛克方法”及其理论意蕴
2014-09-15分类号:G610
【部门】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摘要】儿童研究带来的儿童形象的转变,要求儿童成为儿童研究的参与者。英国学者克拉克和莫斯创用的"马赛克方法",整合使用传统研究方法和参与式工具,使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的幼童)能够借助多感官的形式表达自身的经验和观点,并成为关于儿童的知识的合作建构者。马赛克方法在应用上具有交流模式的多元化、反思主体的多样化特点;它不仅仅是一种研究技术,还具有丰富的理论意蕴,推动人们去重新划定儿童研究中儿童与成人的角色界限,重新思考儿童研究的知识生产方式,重新认识并妥善处理儿童研究中的伦理问题。马赛克方法亦是早期教育工作者改进实践的得力工具,但其实践改进作用的发挥,需要早期教育者、教育机构和教育管理方面做出协同调整。
【关键词】儿童 研究参与者 马赛克方法
【基金】2013年浙江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Y201329418); 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一级学科基地”招标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全球教育展望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