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的声誉机制与独立董事市场需求——来自中国A股ST公司的经验证据
2014-04-03分类号:F832.51;F272.91;F224
【部门】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宁波银行
【摘要】根据独立董事的功能,独立董事的声誉包括咨询声誉与监督声誉两方面。文章以在ST公司任职来反映独立董事两方面声誉同时受损,利用2002-2012年沪深两市A股公司数据研究发现:ST公司的独立董事未来同一时期所兼任的上市公司数量会减少,而且如果ST公司在其任期内未能成功"摘帽",则其所兼任的上市公司数量会进一步减少;但同时,ST公司的独立董事未来仍可能获得新的上市公司聘请,而且聘请ST公司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收益较高。文章研究表明,中国独立董事市场确实排斥声誉受损的董事,但对声誉机制也存在负向需求,即如果公司希望较少受到监督,则它们可能主动追逐监督声誉较差的独立董事。
【关键词】独立董事 声誉机制 特别处理 市场需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2141;71202002;71272238);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790033)
【所属期刊栏目】财经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