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可转债在我国的运用及设计思考
2014-08-15分类号:F832.51
【部门】上海财经大学
【摘要】作为解决"大而不倒"问题的一种自救安排,应急可转债具有危机缓冲、自我救助和风险管理等功能,因此在次贷金融危机后受到了国际银行业的广泛关注并付诸实践。应急可转债功能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其具体条款的良好设计。探索发展应急可转债,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拓展资本补充渠道、优化银行资本结构,应当在扫清法律障碍、合理设计条款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培育适宜我国应急可转债发展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应急可转债 自救 触发条件 转换比率 商业银行 资本结构 资本补充渠道
【基金】2011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环境研究》(11JZD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CXJJ-2013-382)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金融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