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2014-08-11分类号:G641

【作者】王禹  孙宝成  
【部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处管理科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理学院党委  
【摘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方式的间接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教育内容的渗透性、教育目的的潜隐性、教育效果的持久性等特征。针对现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运行机制不当、教育途径缺乏灵活性、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不稳定因素、网络思想教育的复杂性等种种问题,从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形式、增强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知度、发挥教育者自身的榜样作用、充分挖掘网络教育阵地作用四方面出发,创新大学生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隐性  途径
【基金】2013年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立项课题“合作教育模式下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ZXS13077)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与职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