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经济学思维下非营利组织财务社会监督机制探究
2014-02-20分类号:F810.6
【部门】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摘要】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对中国红十字会的声誉产生巨大影响,其引发的信任危机也使"红会"接受的捐赠锐减。是什么让社会公众对"红会"产生如此大的不信任?而怎样才能减少这类事件给非营利组织带来的影响呢?本文主要从监督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加强财务社会监督来实现对非营利性组织的监管,通过政府、社会公众、捐赠者以及其他非营利机构的监督使非营利组织能合法、有效运行。一、监督理论与非营利组织财务监督监督经济学是监督理论最新的发展成果,其将监督视作一种
【关键词】社会监督机制 监督权力 非营利机构 中国红十字会 捐赠者 信息披露 公共受托责任 披露方式 成本最小化 监督人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财会通讯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