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质量是汇率传递异质性的来源吗——以中日贸易为例
2014-12-15分类号:F752.7;F832.6
【部门】深圳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用HS8位编码商品的进口和出口单位价值之比作为商品相对质量的测度依据,基于非对称性视角首次研究了商品质量与汇率传递的关系。以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日商品贸易为例,本文作了初步的实证研究,发现(1)日本出口商利用成本加成的变化吸收日元汇率的部分波动,使得汇率冲击不完全传递到人民币价格上;(2)商品质量相对较高的日本出口商更倾向于维持日元加成的稳定,使得传递率较高,商品质量是汇率传递商品间差异性的一个来源;(3)日元汇率偏离长期均值时产生的估值压力对传递率的不对称影响较为显著,高质量出口商品对日元估值压力也更敏感。
【关键词】汇率传递 商品质量 商品异质性 中日贸易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一般项目(13YJA790032); 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2012WYXM_0052); 国家留学基金及广东省地方合作项目; 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Yq2013147)
【所属期刊栏目】国际贸易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