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结构的配置效率与中国电力体制改革
2014-07-10分类号:F426.61
【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摘要】明确纵向结构的改革方向是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三种纵向结构,法人分离、所有权分离与纵向一体化之间配置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纵向经济、竞争效应与监管效应的权衡,三种效应的比较受到企业数量等基本市场条件的影响,其中,纵向经济与竞争效应的权衡主导了两种分离模式的效率比较。中国电力产业纵向结构分离的界面应该在电网与售电环节之间,而非输配之间;通过法人分离形成售电市场,是还原电力"商品"属性,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完善当前改革措施的理想路径;构建售电市场的落脚点在于形成竞争性的趸售市场;政府应有效地实施接入监管,坚定改革决心,着力破除不合理的法律制度阻碍。
【关键词】法人分离 所有权分离 纵向一体化 电力体制改革 售电市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利用非线性定价促进能源节约的基础理论;实证研究”(批准号:G0306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与周边国家电力互联互通战略研究”(批准号:13&ZD168);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青年基金项目“可再生能源定价机制研究:国际比较与中国的选择”(项目号:CJQN201302)
【所属期刊栏目】财贸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