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披露机制探讨——基于兴业银行的案例
2014-09-20分类号:F832.33;F830.42
【部门】天津财经大学
【摘要】一、实质性漏洞概述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的审计准则将"实质性漏洞"定义为"如果一项或若干项缺陷有能致使年度或中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不能有效预防或及时察觉的合理可能时,该缺陷就构成实质性漏洞(materialweakness)"。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需要有效的设计和有力的执行。根据内控缺陷的影响程度和重要性将缺陷划分为: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实质性漏洞。鉴于实质性漏洞是更为严重的重要缺陷,识别实质性漏洞并进行分析至关重
【关键词】内部控制 披露机制 公众公司 错报 审计准则 自我评价报告 审计报告 高级管理层 会计监管 自我评估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财会通讯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