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透明性的作用与边界
2014-01-15分类号:F820;F224
【部门】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浙江财经大学财富管理与量化投资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文章分析了中央银行在政策目标、决策依据和政策效果评价三方面的透明性对货币政策可信度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保持政策适度透明是偏好于价格稳定的央行用以显示其低通胀偏好,以获得公众信任并稳定其通胀预期的良好机制;央行公布预测不会影响长期平均通胀水平和平均产出,但有助于降低通胀的波动性;受现实约束,最优透明度是有边界的。文章进而提供了支持这些理论结果的强有力的经验证据:各国通胀水平、通胀和产出的波动性在央行货币政策透明度提高以后都有显著的下降;回归分析显示,代表货币政策可信度的通货膨胀波动性与透明度显著负相关,最优透明度处于某个中间水平。
【关键词】货币政策 可信度 透明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居民通货膨胀感受的异质性;偏差及其形成机制”(项目编号:71273224);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决定货币政策可信度的特征因素研究”(项目编号:09YJC790236)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