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成效与局限
2014-03-17分类号:F323.211
【部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摘要】1997年至今,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已在全国范围实施了十余年,其政策目标也经历了由"耕地占补过程"的数量-质量-生态平衡的发展变化。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执行情况、耕地总量和粮食产量3个指标分别评价不同时期的政策效果。自2001年全国各省(区、市)从总体上已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在"数量平衡"上的要求;但是我国耕地总量却持续下降,补充耕地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而且我国粮食产量与耕地数量、质量变化情况也有着直接的关联。虽然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在国内生产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事实上,我国"耕地占补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暴露出政策效果的局限性,如:"只占不补"、"多占少补"等违法用...
【关键词】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政策分析 政策演变 政策目标 政策效果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全球创新网络的中国产业生态体系进化机理研究”(编号:71172004)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