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PI编制方法面临的问题及进一步改革的若干设想
2014-12-10分类号:F726
【部门】闽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华侨大学
【摘要】CPI是宏观经济领域的核心指标之一,也是政府、企业和居民关注的重点对象,其实践意义举足轻重,编制方法的完善与优化事关重大。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CPI的编制工作仍处于向国际规范转变的过渡期,相应编制方法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常常引发社会公众的困惑、误解和研究者们的分歧、质疑。本文在参考相关国际标准及有关国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经济情况,针对中国CPI的低层汇总公式偏误、权重更新频率、商品质量变化及新产品的偏误、季节性产品处理、自有住房服务处理及特型价格指数的系统性编制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就其可能的改革方向与措施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CPI 编制方法 存在问题 《CPI手册》 若干设想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科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1JZD019);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产业关联特征及支柱产业研究”(11ATZ002)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财贸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