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地区乡村贫困的地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广东省连州市为例
2014-02-10分类号:F323.8;F224
【部门】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交通地理与空间规划研究所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地产研究中心
【摘要】以乡村贫困空间和乡村贫困群体为研究对象,从乡村贫困的时空格局演变、空间分布及群体差异三方面,研究由此显现出的四大乡村贫困地方特征,即乡村贫困的空间传承性、空间隐藏性、空间集聚性与群体差异性。并在深入分析乡村贫困地方特征的基础上,以行政村与乡村住户两种尺度,探讨乡村贫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于行政村来说,除家庭人力资源、经济资源影响之外,地形起伏度和非农建设用地比重与乡村贫困率呈显著相关;对于乡村住户而言,家庭居住地区、家庭职业阶层、社会公平评判是乡村住户陷入或脱离贫困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乡村贫困不仅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贫困,同样存在较为明显的阶层贫困。
【关键词】乡村贫困 地方特征 影响因素 连州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39,4113074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GK201303006)
【所属期刊栏目】地域研究与开发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