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业化是地、县外贸企业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
1997-07-01分类号:F279.27
【部门】陕西省商洛地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陕西省商洛地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陕西省商洛地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726000 726000 726000
【摘要】地、县外贸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名为外贸企业,实际上是省级外贸公司设在基层的收购站,企业只管供货,不问盈亏。1991年国家开始取消各种优惠政策,外贸企业实行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之后,不少地、县外贸企业固守单纯贸易领域,结果是路子越走越窄,商品积压越来越严重,资金占压严重,现有资金周转困难,销售额连年下降,普遍亏损,职工收入减少,甚至有的处于停业半或停业状态。但有的外贸企业,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走贸易、种养、加工等综合性发展的路子,使企业经营形势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各项工作处在区域内外贸系统前列。 陕西省商洛地区丹凤县“利民外贸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丹凤县外经贸公司”),是199...
【关键词】综合性发展 资金周转 商品积压 当地资源优势 经营形势 自我发展 现有资金 贸易领域 工业基础 传统农业县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对外经贸实务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