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期的中国会计
2014-02-10分类号:F233
【部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摘要】二十世纪中期指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具体是指新中国成立(1949年)至"文化大革命"开始(1966年)前的十七年。这段时期奠定了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对中国以后的走向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会计也走上了一条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道路,我国当前的会计是新中国成立之时所采取的会计模式的延续,当时的会计模式对目前的会计发展仍有着直接的影响。研究和认识二十世纪中期的会计,对于准确把握中国现代会计的演变,理解当今会计很有帮助。
【关键词】统一会计制度 国营工业 杨纪琬 余秉坚 改良中式簿记 报表格式 财产所有者 郭道扬 全盘照搬 蔡锡勇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会计制度发展演变研究”(编号:13BGL052)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财会通讯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