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的低丘缓坡土地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以湖北省松滋市为例
2014-06-15分类号:F301.24;X820.3
【部门】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摘要】低丘缓坡土地合理开发利用能有效保护优质耕地、缓解用地矛盾,但作为开发项目,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故研究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松滋市2012年度低丘缓坡开发项目的生态足迹进行核算,定量反映开发过程各个方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的生态足迹为97 962.63hm2,占总生态足迹的98.12%,是影响低丘缓坡土地开发消耗的关键因素;机械、占地、废弃物的生态足迹分别为1 082.7hm2、790.11hm2、3.00hm2。据此提出减少材料消耗、降低能耗等减少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合理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低丘缓坡开发 生态足迹 环境影响评价 湖北省松滋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312)
【所属期刊栏目】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