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国能源强度的变化:一个综合的分解框架
2014-04-10分类号:F224;F426.2
【部门】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与能源政策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
【摘要】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能源强度的变化,针对指数分解法(IDA)和生产理论分解法(PDA)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个综合的分解框架。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中国各地区2003~2010年能源强度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技术进步是中国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推动力;(2)能源替代劳动、产业结构变化和技术效率恶化阻碍了中国能源强度的下降;(3)从各地区对促进全国能源强度下降的作用来看,贡献最大的三个地区依次为河北、广东和安徽,与此相反,内蒙古对全国能源强度的下降起了抑制作用。
【关键词】能源强度 全要素生产率 产业结构 要素替代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059); 教育部重大项目(10GBJ013); 新华都商学院低碳项目; 美国能源基金会项目(G-1305-18257)等基金的支持; 银兴经济研究基金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世界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