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轨迹与来源分解
2014-06-05分类号:F224;F124.7
【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摘要】运用基于DDF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TFP进行再估算,对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轨迹及来源进行扩展研究。研究发现,不考虑环境约束会高估TFP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轨迹已由"先减小后增加"转化为"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1990年和2003年是两个拐点;尽管区域间经济差距对地区经济差距的贡献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但仍是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来源;区域内经济差距对地区经济差距的贡献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已成为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构成部分;要素投入是造成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但其作用在减弱,而TFP在地区经济差距中的作用在增强。
【关键词】地区经济差距 演变轨迹 要素积累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计算研究”(12AZD096);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重点课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宏微观体制机制研究”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