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碳排放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2014-06-10分类号:F205;F427
【部门】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摘要】分析碳排放情况,本文发现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密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碳排放密度存在明显的空间群集效应。基于LMDI方法分解,发现人均产出起拉动作用,而能源效率和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则主要是抑制作用。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发现人均总产出水平、单位产出的化石能源消耗量、煤炭消费占比均对碳排放有显著的强化作用。建议:大力发展便捷的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减轻交通对大城市碳排放的压力;通过改变能源结构,通过电力能源生产外迁等方式降低排放密度超高的地区碳排放压力、开发清洁能源,降低二氧化碳高排放能源消费占比;对高能耗产业逐步实施"产能总量控制——限制出口——进口替代"路径的产业优化措施,逐步减轻"输入性...
【关键词】因素分解 排放密度 排放强度 生态承载力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3YJA790166);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二五”规划资助课题(项目编号:BSY13031);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QSY130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CSQ11011)
【所属期刊栏目】工业技术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