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富集区内部经济发展时空演进格局特征——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2014-07-15分类号:F127
【部门】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摘要】能源富集区是我国重要的功能类型区之一,为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提供能源动力基础。运用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借助空间自相关分析、GIS空间分析等研究技术,对榆林市12县(区)经济发展的时空演进格局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1年榆林市Moran’s I值总体呈现波动态势,1998年达最大值0.517 8,2007年跌入最低谷0.120 0;LISA集聚结果显示,1990年、1998年神木县为H-H类型区,而2007年、2011年H-H类型区未能再现,表明北6县经济发展后期呈现随机状态;1990年榆林市没有L-L集聚区,2011年绥德、子洲、清涧、吴堡4县形成南部经济贫困的L...
【关键词】经济发展 时空演进 空间自相关 能源富集区 榆林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01549,41261040);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N1107);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11NXCYJ04); 宁夏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NDZR10-57,ZR1164)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