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的传统诠释及其现代意蕴——一种科学与科学教育的解读
2014-07-03分类号:B2
【部门】浙江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摘要】"格物致知"在《礼记·大学》中被提出,汉唐对之进行注疏,宋明注重义理诠释。宋元时期,"格物致知"与自然科学逐渐关联。明清之时由于受到西学影响,格致之学受到关注,在晚清,"格致"成为西学science的译词,学校也开设格致课程,课程内容主要为科学技术。后又以"格致"与"科学"混用,最终,"科学"作为science的正式译词得到了公认和广泛使用,"格致"或"格物致知"与"科学"又分了手。对这一历史过程的梳理,可以明确"格物致知"涵义的演变历程,可以分辨它与"科学"之间的关系,这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格物致知"和科学及科学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对于我们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也都...
【关键词】格物致知 格致 科学 科学教育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课题“我国学校学科及教科书的历史演进”(项目编号:11JJD880015)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全球教育展望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