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R政策工具的激励原理与适用条件分析
2013-12-01分类号:X922.2
【部门】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EPR政策的实质是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安排以激励生产者承担起相应的"延伸"责任。文章基于微观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方法对排污收费、补贴、押金-退款、预付费、标准管制等EPR政策工具的激励原理进行了揭示;探寻了不同EPR政策工具的激励强度如何设定才能促使最终废弃物的排放量达到社会最优状态;并从监管成本、实施成本等角度对各种EPR政策的适用条件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尽管这些政策工具的激励原理相类似,但却有着不同的适用性,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产业和市场特征进行相互替代或组合。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 生产者责任延伸 标准管制 庇古税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PR回收产业链纵向交易关系的形成机理;绩效评价与规制研究”(711030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外部性优化配置的产业链环境治理理论与应用研究”(71103034)
【所属期刊栏目】生态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