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沙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2013-03-15分类号:X820.4
【部门】五邑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摘要】采集天沙河表层沉积物,检测其中Cr、Ni、Cu、Zn、Cd和Pb 6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别采用内梅罗指数法(NI)、地累积指数法、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淡水生态系统沉积物基准法(SQGs)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特征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对几种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鉴于各采样点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所得结果一致,杜阮河段、白沙河段及天沙河上游污染较严重,天沙河中下游污染程度相对较低;就各重金属的污染特征而言,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Cd和Cu污染较严重,其次是Zn、Ni、Pb、Cr;而采用SQGs...
【关键词】河流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
【基金】广东省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1119009); 五邑大学人才引进启动项目(31113006)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