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分解法的北京市能源碳排放增量分析
2013-02-15分类号:X502;F426.2;F224
【部门】湖南工业大学全球低碳城市联合研究中心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摘要】应用三层嵌套结构式I-OSDA方法,构建扩展的(调入、进口)竞争型经济-能源-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从整体特征、不同产业、工业行业3个方面,对1997年-2007年北京市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增量进行了结构分解。分析发现:经济规模增长要素(消费、投资、调出和出口等)是拉动碳排放增长的主导因素,能源强度变动效应却是碳减排的决定性因素;在规模扩张因素中,消费和调出超过投资和出口,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贡献者;2002年以来新一轮"高碳"特征的工业化导致CO2排量呈急增之势;产业结构调整、三产比重最大使得服务业成为碳排放增长的最大部门,但工业排放的增长却后来居上;碳增排的重点行业是高能耗行业,碳减排的是能源工业...
【关键词】I-OSDA法 能源消费 CO2排放 效应 北京市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检测技术与统计系统研究”(编号:2011BAJ07B03-06)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