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嵛山天然赤松次生林空间结构特征的研究
2013-10-10分类号:S718.5
【部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重点试验室
【摘要】为研究天然赤松次生林的空间结构特征,在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立了一块6 hm2的永久性监测样地,并对林内树种组成及其分布进行调查分析。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参数,对天然赤松次生林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赤松是绝对的优势种,麻栎为次优势种,与其他16种乔木共同构成了赤松麻栎林生态群落;赤松次生林的平均混交度为0.44,主要以弱度混交与中度混为主,林分的平均大小比为0.50,且各部分频率分布比较均匀,说明乔木层的树种稳定性较好;全林角尺度平均值为0.54,林木水平格局为团状分布;虽然阔叶树种在混交度上稍好于针叶树种,但是其在胸径大小上明显小于针叶树种,说明其受针叶树种压迫较...
【关键词】天然赤松次生林 空间结构 昆嵛山自然保护区 混交度 大小比数 角尺度
【基金】国家林业生态站监测运行项目“山东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运行补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天然赤松林生态系统对昆嵛山腮扁叶蜂种群的自调控机制”(31270682);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大森林病虫灾害防控技术的关键理论基础”(201204501)
【所属期刊栏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