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食卵鱼资源量的调查和分析
2013-09-15分类号:S932.4
【部门】三峡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摘要】为了解葛洲坝下游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产卵场食卵鱼的资源量,于2011年8—12月在葛洲坝下游江段,利用三层流刺网张网采集渔获物样品并进行鉴定分类。结果显示:采集渔获物共有24亚种,分属于3目5科,其中鲤形目鲤科鱼类最多,共有14种,未发现外来物种。食卵鱼铜鱼(Coreius heterodon)和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在所捕获渔获物中所占比例较大,其中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捕捞量占总捕捞量的79.31%;在11月份的捕获物中,食卵鱼的捕捞数量足过10月和12月的2~8倍;在中华鲟产卵期间,食卵鱼...
【关键词】葛洲坝 中华鲟产卵场 渔获物 食卵鱼
【基金】楚天学者基金(KJ2010B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9049,51009082,5121010501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00480487);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1030,201201028-02);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科研项目(SDHZ2011117); 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20090011); 贵州北盘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项目(SDHZ2012137); 水利部工程生态效应与生态修复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淡水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