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板栗雄性不育种质杂交后代性状变异分析

2013-02-28分类号:S664.2

【作者】刘国彬  曹均  周连第  兰卫宗  兰彦平  
【部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  
【摘要】本文通过表型分析法,对以雄性不育种质为母本的杂交F1代群体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株高、总苞/果枝等生长指标在F1代群体间存在较大变异,除果枝粗度、母枝粗度变异系数较小外,其余各项指标变异系数均在15%以上,变异丰富;②F1代群体中坚果果形指标变异系数均在15%以下,是稳定的性状指标,单粒重变异幅度和变异程度大,达24.2%;无性繁殖后代性状稳定;③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等营养指标在F1代群体间存在不同程度变异,淀粉、水分、蛋白质表现稳定,变异系数小于10%;总糖含量变异程度最大,变异系数89.38%。推测亲本杂种优势在F1代发生性状分离导致杂交后代群体在果实表型性状上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
【关键词】板栗  F1代  雄性不育  坚果  表型变异
【基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青年基金项目“板栗雄性不育种质的细胞学研究”(201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北京乡土果树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研究”(KJCX201101011)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