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野生稻稻瘟病抗性的遗传分析与抗瘟基因Pi2–1的初步定位
2013-02-25分类号:S511.9
【部门】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摘要】为了更好地揭示天津野生稻对稻瘟病抗性的遗传机理,以天津野生稻与感病品种CO39杂交构建的F2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稻瘟病菌株CHL1743、110–2和318–2进行室内接种鉴定,F2群体的抗感单株分离比符合3∶1,表明其对3个稻瘟病菌株的抗性均由1个主效基因控制,命名为Pi2–1。利用群体分离分析法和隐性群体分离法进行初步定位分析,将Pi2–1基因定位在水稻第6号染色体着丝粒附近的SSR标记AP5659–5到RM7213之间,与2个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9 cM和1.4 cM。
【关键词】水稻 稻瘟病菌 抗性遗传 基因定位
【基金】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2011ZX08001–002);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1239); 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