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效率粳稻生育后期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
2013-10-28分类号:S511.22
【部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为明确不同施氮量下高产粳稻在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在盆栽条件下,选取3个中粳(武育粳3号、南粳45、02102)和4个晚粳(武运粳7号、南粳44、南粳46、南粳5055),在开花后不同天数,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下(150.0 kg/hm2:LN、300.0 kg/hm2:MN、450.0 kg/hm2:HN)剑叶光合作用对光强和二氧化碳(CO2)响应曲线,氮代谢关键酶如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酶(GOGAT)谷氨酸脱氢酶(GDH),抗氧化酶和非酶系统的抗氧化能力以及耐光氧化表现等,并在收获期考察其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超级稻中粳南粳45和晚粳南粳44在...
【关键词】水稻 光合作用 氮素 二氧化碳 抗氧化酶 产量
【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9GB2C100135); 国家粮食丰产工程(2006BAD02A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459;31371554); 江苏省自主创新基金项目(CX((12)1003)); 江苏省微生物与功能组学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