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节约型农业灌溉方式及种植结构优化
2013-06-01分类号:S274
【部门】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生态工业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摘要】中国西部地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水资源短缺,现有农作物以高原耐寒、沙生、块茎植物为主。传统生产方式存在灌溉水耗较高、种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需要发展节约型农业。文章构建了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种植灌溉优化模型,以青海省为例,优化得到其10年后最佳种植结构及灌溉方式,并探讨了农业用水价格变化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到2020年该地马铃薯、枸杞、沙棘等旱作沙生植物应扩大种植面积分别至141.4、40.0、200.0万亩并以滴灌为主;油菜、青稞应减少种植面积至250.0、63.1万亩并以喷灌为主;由此可增加经济效益26.5亿元,增幅为12.2%;节水量34.1亿吨,节水幅度为63.8%。在水价变...
【关键词】节约型农业 优化 种植结构 灌溉方式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生态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