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小麦农艺性状演变趋势
2013-09-16分类号:S512.1
【部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摘要】【目的】通过对黄淮小麦品种农艺性状演变趋势分析,研究黄淮小麦适应气候变化自然选择和人工高产育种选择的规律。【方法】记载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小麦进化材料和现代小麦品种不同生育期的农艺性状,收获后测定产量性状。【结果】小麦在进化过程中,分蘖和叶片数有减少的趋势。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野生种,株高有增加的趋势;从六倍体野生小麦到现代小麦,株高和生物学产量又有明显降低的趋势。单株总叶面积在返青—抽穗期是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农家种四倍体>农家种和现代品种>二倍体,表现相反趋势。小麦单株生物学产量有降低的趋势,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有增加的趋势。【结论】野生种具有适...
【关键词】黄淮 冬小麦 农艺性状 进化
【基金】国家“973”项目(2010CB951501);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KSCX2-EW-N-02,KSCX2-EW-J-5)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