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钵苗摆栽密度对粳型超级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
2013-09-01分类号:S511.22
【部门】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扬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海安县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
【摘要】【目的】研究能最大发挥水稻潜力的钵苗大穴摆栽规格与合理密度,探索水稻省工超高产栽培新途径。【方法】以超级稻品种武运粳24、南粳44为供试材料,采用新型3连孔、2连孔塑盘育秧,以常规单孔塑盘育秧为对照,分别设置5种不同移栽密度,研究钵苗新型摆栽生产潜力及合理密度配置。【结果】(1)3连孔、2连孔、单孔,分别栽插15×104hm-2、18×104hm-2、24×104hm-2穴产量最高,三者又以2连孔最高。(2)不同类型钵苗间,产量、成熟期干物重以及抽穗-成熟期的干物质阶段积累量、比例和群体生长率等均表现为:在较少基本苗栽培条件下(36×104hm-2)单孔>2连孔>3连孔,在中等基本苗条件下(7...
【关键词】超级稻 钵苗摆栽 密度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1BAD16B03); 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集成(农业部专项);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项目(CX(2)1003-9);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CXLX11_1018)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