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南北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及突变特征分析
2013-05-15分类号:P333.1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科学研究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摘要】根据秦岭南北54个气象站1960~2011年逐日数据,利用FAO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出各站的潜在蒸散量(ET0)。采用样条曲线插值法(Spline)、气候倾向率、Pettitt突变点检测、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该区ET0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其变化的气象要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多年平均ET0为964.2mm,空间分布呈东高西低格局。各分区按其大小排序为秦岭以北>秦岭南坡>汉水流域>巴巫谷地。四季ET0分布特征与年尺度上的结论基本一致,4个季节按其大小排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2)近52aET0下降的站点占本区站点总数的比例排序为汉水流域>秦岭南坡>巴巫谷地>秦...
【关键词】秦岭南北 潜在蒸散量 时空变化 突变点 影响因素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420)“基于相同气候条件的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沙影响定量评价——以黄土高原延河流域为例”;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10502-Z12-9)“北方旱区表层土壤水分遥感监测试验研究”; 中荷联合主题研究项目“渭河流域水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对策研究”(中国科学院对外合作重点项目,GJHZ1018,Netherlands Organization for Scientific Research,OND1339291)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